内容摘要:如今高校和期刊实行“双重审核”,论文不光要关注查重率,AI生成率(AIGC率)也至关重要。本文详细介绍AIGC检测本质、检测内容、检测方法,分享降低AIGC率的有效办法,以及高校和期刊对AI率检测的应用,助你写出高质量原创论文。
AI生成论文相关问题的经验分享
在写学术论文的时候,以前大家都觉得只要把论文的重复率控制在合理范围,这事儿就算成了。但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啦,好多高校还有核心期刊都开始搞“双重审核”制度。这就意味着,咱们不光得盯着论文的查重率,还得留意论文的AI生成率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AIGC率。要是一不小心,论文里AI生成的内容被检测系统给揪出来,那可就麻烦大了。论文很可能直接被打回来让重新写,要是情节严重,连答辩资格都可能被取消,这后果可太严重了。那这个神秘的“AI率”到底是啥?咋检测它?又有啥办法能降低它呢?接下来我就跟大家好好唠唠。
AIGC检测的本质
AI率其实就是论文里AI生成内容占的比例。AIGC呢,全称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,也就是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。AIGC检测,简单来讲,就是用一堆专业的技术手段,去看看你论文里有多少内容是AI写的,而不是你自己原创的。现在学术环境越来越看重原创性还有作者的思考过程,高校和核心期刊对论文质量的把关也越来越严。要是你写论文的时候太依赖AI,还不对生成的内容做实质性修改,那很容易就被检测系统给标记出来,就跟给违规行为贴了个“标签”似的。
AI率检测的具体内容
AIGC检测可不像我们想得那么简单,只是判断你用没用AI。它是通过对论文的语言风格、内容结构还有表达方式等好多方面进行建模比对,然后精准地找出可能是AI生成的内容。常见的AI率检测内容主要有下面这些:
- 长句结构和语法风格:看看论文里长句的结构和语法风格是不是都差不多。要是一篇论文里长句的结构和语法风格特别统一,没啥变化,那很可能就是AI生成的迹象。
- AI常用语句模板:瞅瞅论文里有没有出现AI常用的语句模板。这些模板一般都有固定的表达方式和套路,没有人类语言的那种灵活性和个性。
- 人类逻辑跳跃和个性表达:分析一下论文内容是不是缺少人类特有的逻辑跳跃和个性表达。人在思考和表达的时候,通常会有一些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,而AI生成的内容就比较机械、刻板。
- 与训练数据的重合度:检查一下论文内容和训练数据,也就是网络公开语料库是不是很像。要是论文里好多内容都能在公开语料库里找到类似的表述,那就很可能是AI生成的。
给大家举个例子,像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。”这种表述,就因为太模板化了,没有人类语言的独特味道,很容易被检测系统当成“AI生成”的内容。
AI率检测的方法
现在市面上已经有不少主流的AI率检测平台上线了。这些平台功能挺多的,既能上传论文进行检测,还能给出AIGC风险提醒,以及降低AIGC率的建议。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好用的工具:
AI率检测
这个工具可以一键检测论文的AIGC率,能很好地保证论文的原创性。你可以访问官网:aigc.paperten.cn 去检测。
智能降重系统
这个系统不光能查重,还能帮着降低论文的AIGC率。官网地址是:paperten.zjcaigc.checkpass.net 。
各大系统合集
它能精准检测论文的重复率和AI率。你可以扫码进入官网:paperten.cn 进行操作。
为了让论文的原创性和合规性都达标,我建议大家用“查重+AI率”的双查方式来检测。
降低AIGC率的有效方法
结构重写与打散AI痕迹
我们可以重新写论文的结构,把里面明显的AI痕迹给打散。比如说,原句“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探究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潜在作用。”有很明显的AI风格,语气特别生硬。改写之后变成“本文从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,试着分析人工智能介入后可能带来的变化。”语气就自然多了,逻辑也更符合人的思维方式。
添加案例、数据与引用
在论文里加上具体的案例、数据还有引用,能增强“人类思维痕迹”。就像原句“大模型提高了语言生成能力。”说得太笼统,没啥说服力。降AIGC之后变成“2023年,OpenAI发布的GPT - 4模型在好多语言理解任务中都表现得特别好(Brown et al., 2023),这说明大模型的语义捕捉能力进入了一个新阶段。”通过加上具体的年份、出处还有分析角度,AI率会明显降低。
“AI辅助+人工润色”组合策略
写论文初稿的时候,用AI帮忙写是可以的,但一定要进行二次加工。你得自己梳理论文的逻辑,加上合适的例子,把AI生成的语句打断再重新组合。同时,你还可以用【智能降重】工具,它能帮你降低查重率和AIGC率,让你顺利通过查重。你可以扫码进入官网:zjc.paperten.cn 了解更多。
高校和期刊对AI率检测的应用
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始用“AI内容检测机制”了,特别是在下面这几个关键阶段:
- 硕士/博士论文送审前:在这个时候检测AI率,能保证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,避免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。
- SCI/核心期刊投稿初审阶段:期刊编辑通过检测AI率,能筛选出高质量的原创论文,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。
- 查重率过低时:要是论文的查重率特别低,反而可能会触发AI率检测。因为这可能说明论文太依赖AI生成了。
要是论文被怀疑“不是原创、没有作者的思考过程”,可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,像被打回去重新写、取消答辩资格,甚至影响学位授予。
在写论文的过程中,我们得同时关注查重率和AI率。要是查重率太高,就得想办法降重;要是AI率太高,就得采取有效的方法降低AIGC率。要注意,查重率太低也不一定是好事,说不定还会触发AI率检测。所以最保险的做法就是“自己写+AI辅助+人工润色+双重检测”,这样才能保证论文既有很高的原创性,又符合学术规范。我们在使用AI在线论文写作或者AI论文一键生成这些功能的时候,一定要把握好度,不能过度依赖,要让AI真正成为我们写论文的辅助工具,而不是主导者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学术的道路上走得更稳、更远。
比如说,我身边有个同学,他写论文的时候就过度依赖AI生成论文,直接把AI生成的内容复制粘贴到论文里,也不做修改。结果在送审的时候,AI率检测没过,论文被打回来重新写,还耽误了不少时间。后来他吸取了教训,按照“自己写+AI辅助+人工润色+双重检测”的方法,重新写了论文,不仅顺利通过了检测,论文质量也提高了不少。
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技巧,我们在使用AI辅助写论文的时候,可以多和AI交流,让它生成不同风格、不同角度的内容,然后我们再从中挑选合适的部分进行修改和整合。这样既能利用AI的优势,又能保证论文的原创性。
写论文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过程,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查重率和AI率的重要性,合理利用各种工具和方法,让我们的论文既符合学术要求,又能体现我们自己的思考和创新。希望我的这些经验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,祝大家都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。